欢迎访问足球赛事资讯网站!

足球赛事

您现在的位置是:主页 > 体育资讯 > 篮球资讯 >

篮球资讯

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冰玉的人生“下一投”

发布时间:2021-04-26 13:38篮球资讯 评论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悦阳):在中国冰雪运动的众多队伍当中,有这样一支队伍,凭借自身的努力,让一个冷门中的冷门项目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项目;有这样一位运动员,从...

  国际在线消息(记者 王悦阳):在中国冰雪运动的众多队伍当中,有这样一支队伍,凭借自身的努力,让一个冷门中的冷门项目成为了家喻户晓的明星项目;有这样一位运动员,从这支队伍的队长变为了大众心中的“女神”。

  “冰清玉洁王冰玉,一片冰心在玉壶”,这两句被改编的唐诗恰如其分地展现了前中国女子冰壶队队长王冰玉的身份、形象和个性特点。

  2018年11月22日,王冰玉宣布退役,离开了自己奋斗了18年的冰壶赛场。但王冰玉并没有因为退役而离开冰壶,18年的冰壶生涯已经将王冰玉和冰壶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作为北京冬奥组委体育部冰壶项目竞赛主任,王冰玉在另一片场地上开始了人生的“下一投”。

王冰玉接受国际在线专访 (摄影:王悦阳)

  冰壶世界冠军曾经当过“制冰师”

  出生于黑龙江哈尔滨的王冰玉来自一个冰雪运动世家,爸爸曾经是一名专业冰球运动员,同时也是一位冰球教练,小时候的王冰玉和爸爸一起练过滑冰,也打过冰球,但这些都没有引起王冰玉的兴趣。直到她第一次接触到了冰壶,就被这项运动深深吸引。

  因为爸爸曾经是运动员,所以家人都知道当运动员的不易和艰辛,起初王冰玉选择练习冰壶并没有得到家人支持。但王冰玉每次训练回来都会兴奋地和家人分享训练的日常,看到她对冰壶的热情,家人也慢慢同意了她的选择。

  当时爸爸对王冰玉的运动轨迹有着自己的“规划”:“当时我爸爸想的就是让我经过几年训练,等到考大学时候能通过冰壶特长考上一个体育院校,毕业之后找到一个当体育老师的工作,这样我就能养活自己了。”不过小时候的王冰玉并没有想这么远,她只是单纯地喜欢冰壶,想要让自己打出一番名堂。

  选择了冰壶,也就选择了一条“艰辛”的道路。

  从王冰玉个人来说,因为自己没有从事过体育训练,和其他从短道速滑、速度滑冰专项成为冰壶运动员的队友相比,无论从体能到平衡性上都有很大的差距,“那时训练我最头疼跑步,因为我跑得不快、耐力也不行,赶不上那些练过别的项目的队友。刚开始练冰壶,因为力量不行,滑行时候不稳,膝盖经常磕到冰面,从发青到变紫最后膝盖都变黑了,不过后来(能力)慢慢提高了之后,膝盖的颜色也就越来越浅了。”

  和自身能力的提升相比,训练场地的问题显得更加严重。在国内训练时,冰壶队要和短道速滑、花样滑冰、冰球队共用一片冰场,每次别的队伍训练完之后,冰上都是被冰刀滑出的一道道冰坑。因为需要相对平整的场地进行训练,所以冰壶队的队员每次训练前都要变身“制冰师”,自己用冰把坑填上,再由浇冰车浇两遍,就这样开始自己的训练。

  因为受到场地的限制,很多细节战术都无法练习,女子冰壶队队员练就了“大力出奇迹”的技术,通过力量来打掉对手的壶。但是缺乏技战术的磨练,让中国女子冰壶队在成绩上难有突破。为了改变这一局面,2004年,王冰玉和队友们来到了冰雪强国加拿大,开始了自己的“留学”生活。

王冰玉在比赛中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世锦赛夺冠成就“冰壶女神”

  初到加拿大时,王冰玉和中国女子冰壶的队员们需要适应的东西有很多,尤其是在训练中,因为和国内的训练完全是两个体系,队员们需要把之前的训练“推倒重来”。

  王冰玉回忆道,在加拿大她们和当地冰壶俱乐部的大爷大妈们打比赛,被这些老年组选手“完胜”,这种失败对姑娘们打击很大,“当时我们就想,连俱乐部的大爷大妈都打不过,我们怎么去跟韩国、日本抗衡?怎么去拿到世锦赛的参赛资格?”

  怎么办?练!王冰玉带领队友们重头开始,练技术、学战术,打磨自己的细节动作。冰壶运动不是纸上谈兵,必须通过实战累积经验,找到哪种战术适合自己,根据不同对手也要安排不同战术。

广告位-